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本想安慰对方几句,但一开口就是另外一句话。

你还有这样的经历:刚刚想要说点什么,对方就来火了,莫名其妙地吵起来。

很多沟通,都是无效沟通;很多争吵,都毫无意义。

作为夫妻,我们本以为能无话不说,为什么现实却不能做到呢?

见过太多的夫妻,彼此还爱着,但是争吵不断,就闹离婚。他们以为,这是三观不合。其实不然,他们只是不会说话而已。

夫妻关系再好,也要做到“四不要”,学会正确表达,除非你想离婚。

 

01

不要“防御性倾听”,避免习惯性反驳。

你说:“多喝开水,少吃冰棒,人体70%以上都是水。”

他阴阳怪气地回:“是吗?”

你说:“孩子的成绩,有一定的退步。”

他反过来就找茬:“还不是你,非要什么都听你的。”

你说什么,他都会驳回来,不会认可。这就让你非常难受,如遇到一根刺。

习惯性反驳,往往是夫妻关系的“杀手”。而反驳的根本,并不是情商太低,而是我们在开口之前,就已经带上了防御心理。

防御性倾听,是对人的不信任,是我们平时习惯了“防人之心不可无”。自我保护意识太强。

夫妻关系和朋友、亲戚、同事等关系,是很不一样的。

对外人,我们不可以深信不疑,但是夫妻之间,应该是绝对忠诚。

信任是夫妻关系的根本,就算有外人挑拨,仍旧要彼此相信,关系才会成就。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

夫妻关系最大的缝隙,就是“不够信任”。因此要戒掉“防御性倾听”。

对方的话,你是不设防的,是真诚在听。那么你的回答,就会顺着对方,从而柔顺起来。

对方一开口,你就肯定,轻轻点头,这样的交流,看起来就舒服。

02

不要“深度投射”,有的秘密,夫妻也不能谈。

夫妻在一起,肯定是存在“投射效应”的。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但是不建议深度投射,把对方完全当“自己”。

我们表达自己的委屈,对方是可以感同身受的。说童年的故事,对方可以莞尔一笑。

但是我们说起一些秘密,对方可能就会皱眉头,甚至生气了。

有些秘密,夫妻一辈子都不要说,完全要当成个人的隐私。

比方说,女人在结婚之前,交往了几个男朋友,不是秘密。但是女人和男友在一起的细节,就是秘密了。一说开,就会让男人很不舒服。

男人私底下和朋友聚会,聊了什么,不要竹筒倒豆子,都说给女人听。有些话,仅仅适合男人交流。

注重自己的隐私,不要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都投射到对方去。内心深处,隐藏了什么,就一直隐藏。

秘密是很让人敏感的,一开口就收不回来,各种误解。何必说呢?

 

03

不要“咀嚼苦难”,多去寻找美好的元素。

北宋时,苏轼和苏辙都被贬了。

他们相聚在江西的某个小镇。这地方,很是偏远,能够吃到的,就是一碗味道很糟糕的面条。

苏辙慢慢吃,皱着眉头。

苏轼囫囵吞枣一样地吃。

苏轼说:“面条已经够糟糕了,你为什么还要咀嚼呢?”

同样,生活已经很糟糕了,你还反复咀嚼干嘛?

很多人,喜欢和爱人谈起自己的苦衷,对孩子的担忧,对社会发展的迷茫,对失业的解读......不知不觉,负能量就爆棚了。

人这一生,天国般的幸福,存在于活得有希望,并不是当下什么都有,欲望得到了满足。

多谈一谈有希望的事情,一起设计美好的未来。这样就自然会分工协作,互相牵挂,互相鼓励。

比方说,孩子的成绩一般般,但是夫妻想办法扶一把,看到一点点进步,就很是欣慰,从而育儿的干劲更足了。

让过去的过去,将来的才会来。

04

不要“处处心有灵犀”,尊重个体的差异化。

诗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们都期待一个心有灵犀的人。自己的一切,对方都懂得。

但是多数的人没有办法遇到一个这样的人。夫妻也是有差异的。

你期待对方什么都懂,那么对方的话,不适合你的时候,就会难过,产生“他不爱我了”之类的感觉。

对方说什么,都不是你想要的,你还是难受。

爱情导师涂磊说:“相似之人只适合在一起玩闹,只有互补之人才适合在一起慢慢变老。”

夫妻过日子,关键在搭配。男人赚钱,女人持家;男人大大咧咧,女人细腻;男人生气,女人以柔克刚;男人是泥沙,女人是竹筐。

生活互补,是协作的体现,言语互补,是协调的日常。

打个比方,女人做了猪肉汤,男人说不太喜欢。女人无需生气,只是回应“你想吃什么,下次我做给你”。轻轻松松就化解了言语的不愉快。

 

05

很多人告诉你,人这一生,三年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

可是夫妻之间,哪能闭嘴呢?还是一辈子学说话,比较真实。

多规避一些错误的沟通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感情就在交谈中,一直维系。

当交谈变成了言语上的交锋之后,那感情的裂痕就来了,大家在寻找彼此的不对劲,这日子肯定过不下去。

好好说话,大家都寻找美好的一面,幸福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