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一下降,不良率就开始提高了,因为老百姓本身缺乏付款能力,失业下岗,工资降低,原来跟银行的合同就难以实现。

这种情况下应当做什么呢?应当银行和老百姓共担风险,毕竟银行收了老百姓这么多年的利息。”

这些年,由于限贷,银行利息奇高,从服务百姓变成了专门从老百姓的房贷上赚钱。首付款比例提得很高,利息提得很高,就变成了向富人来发房贷。

现在央行和一些主管部门再三强调,要降低住房抵押贷款的利息率。但房价一下降,不良率就开始提高了,是因为老百姓本身缺乏付款能力,失业下岗,工资降低,原来跟银行的合同就难以实现。

这种情况下应当做什么呢?应当银行和老百姓共担风险,毕竟银行收了老百姓这么多年的利息。结果银行脸一翻,要法拍他们的资产。前一段时间法拍房成倍增长,现在法拍房的事情明显减少,这也不光是我呼吁有效,主要还是因为法拍不出去了。

但法拍房老百姓也不一定买。所以现在银行也想明白了,就算把老百姓的房子拍卖了,把钱收回来,也没人借。对那些已经失业下岗的贫困老百姓,就应当停息延贷,停两年,让他渡过难关,这不对各方面都好吗?这些也是这些年我不断地要讲房地产的原因。

我说了这些观点之后,有人就误解我是为开发商说话的。我确实做过开发企业的负责人,但那是建保障房的央企,是推动住房制度改革的央企。我离开这个央企已经20多年了,早就不做房地产开发了,但是我们所共同推动的住房制度改革还在,这些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在今天房价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多讲这些政策对这些普通家庭更有利。

有人说房地产一旦下去,人民群众就拿钱买别的了。房地产现在真的下去了,请问老百姓是拿钱买别的去了吗?老百姓省吃俭用把钱存起来,三年新增了48.8万亿元储蓄,但是为什么老百姓还感觉到没钱呢?别忘了,房价下降,让老百姓的家庭资产蒸发了120万亿元,他们辛辛苦苦存的这些钱,不过是蒸发掉的这些资产总量的1/3罢了。

这种情况难道我们大家都熟视无睹?难道就不能反思?中央早在2021年就提出了稳房价、稳预期,在最近这两年又不断地讲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做到了吗?还没有做到。

最近,我看到有不少专家和网友在谈居民的家庭财富不能再跌了,再跌的话,老百姓的损失更大了。我觉得这些都是出来说良心话的,我希望能够把现在中央已经确定下来的市场+保障的制度,彻底取消限购和限贷的制度,以及大规模推动保障房建设的制度尽快落实。

如果这么做,我认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目标可能会早一点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