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消费要注意科学安全健康
一、不要轻信药品广告,谨防假劣药品。
国家对药品广告监管严格,经过审批的药品广告不准宣传疗效,不允许使用“根治”、“药到病除”、“最新的技术”等不科学的、绝对化的语言;用患者、医生和学术机构的名义“现身说法”的十之八九是虚假广告。
二、注意查看包装标识,检查药品有效期、质量。
药店的销售员大多是底薪加提成,买药时千万不要上他们“花言巧语”的当;要注意检查非处方药包装上都有的椭圆形OTC字母、药品的批准文号、有效期等内容,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进行查询。
三、吃药要仔细看说明书,对症下药。
每种药品都有说明书,都会有明确的成分、适用症、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内容;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标明的剂量、次数等服用;要特别关注不良反应、禁忌症和相互作用等内容,明确服用前后要注意的问题,否则容易造成不良后果,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
四、科学用药,不能滥用感冒药、维生素。
常用的很多非处方感冒药均含有右美沙芬成分,一定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标明的剂量、时间、次数等服用,滥用可造成死亡和脑损伤、癫痫发作、意识丧失等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超量服用维生素可能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维生素C每日服用超过5000毫克时,可导致溶血,重者可致命。
五、药品要注意保存、过期药品不能随意乱扔。
药品的保存应该通风、避光,储存不当容易引起药品的变质,药品一旦过期、变质,不但会失去应有的疗效,甚至还会产生毒副作用;过期变质药品不能随意乱扔,一些特殊药品散发在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
六、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当心免费赠药陷阱。
部分商家将保健食品作为药品销售、免费赠药诱骗消费者多买药,在免费试药时一要看批准文号和说明书,即药品批准文号为“药准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
七、要索取购药凭证,作为消费证明和维权证据。
发现药品问题,保留好相关证据,及时向工商、卫生、医药等执法机关申诉举报或向各级消委会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
1.本站信息内容由用户提供,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赞 0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