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手父母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喜欢扑着睡觉,有时甚至会扑到面部,给人一种有点小怕的感觉,但实际上,宝宝扑着睡觉是非常正常的行为,而且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1.1安全感
宝宝在母亲子宫内长大时,是被包裹在一个温暖、安全、隔绝外界刺激的环境中的。所以,宝宝在睡眠中扑着身体、蒙住脸,其实是在模拟这种被保护的感觉,让自己感到更加安全稳定。
1.2刺激大脑
宝宝的动作反射还不算成熟,经常会有抽动和身体突然窜起的情况。这些动作和负责大脑认知和控制运动的神经元还没有建立良好的联系,所以扑着睡可以让大脑更好地感知身体的位移和脸部受到的刺激,帮助大脑更加成熟。
1.3舒适感
宝宝扑着睡也可能是为了获得更舒适的睡眠体验。对于那些太过柔弱的新生儿来说,当他们的手臂在身体两侧时,可能会感到不安。他们可能会把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藏起来,以获得更好的触觉反馈和舒适感。
2.宝宝喜欢迷迷糊糊睡觉的原因和扑着身体睡觉一样,宝宝迷迷糊糊睡觉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虽然似乎不是很舒服,但背后却有着如下的原因:
2.1累了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规律的活动,如吃奶、玩耍、学习走路等等,这些活动会使得宝宝感到疲惫。所以,当他们感到困倦时,不容易安静入睡是完全正常的。
2.2快速眼动睡眠
所有年龄的人都有一个叫做快速眼动睡眠的阶段,这个时候人会做梦和产生快速的眼动。当宝宝开始进入这个睡眠阶段时,他们可能会变得不安和烦躁,甚至还会发出声音。这也是他们喜欢迷迷糊糊睡觉的原因之一。
2.3外界干扰
宝宝在睡眠时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比如过于明亮或过于嘈杂的环境。这些干扰会使宝宝感到不适,不安,并让他们进入迷迷糊糊的睡眠状态。
3.如何帮助宝宝改变扑着睡的习惯尽管宝宝扑着睡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习惯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比如可能导致窒息等情况。那么,如何帮助宝宝改变这种睡眠习惯呢?
3.1提高床垫高度
如果床垫比较低,容易让宝宝扑到床板上。所以,可以用几块床垫垫高发是更安全的,这样可以让宝宝扑着身体时不会扑到床板。
3.2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当宝宝觉得更加安全时,扑着睡的频率可能就会逐渐降低。为了让宝宝建立起独立自信的心态,可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自由和空间来探索他们的睡眠环境。
3.3与宝宝互动
宝宝在与父母或保姆的互动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降低追求“保护”感的需求。多陪伴宝宝,和他们一起玩耍,增强与他们沟通的能力。
4.结论扑着睡和迷迷糊糊睡觉都是宝宝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正常现象。尽管这些习惯看起来非常危险,但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尽力给孩子一个安全和温暖的成长环境。在帮助宝宝改变这些习惯方面,理解宝宝的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加强和他们的互动可以让他们建立更加自信和健康的睡眠习惯。
关键词:宝宝睡觉、扑着睡、迷迷糊糊、安全感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