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 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下,提振消费成为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而如何挖掘消费潜力,让消费这辆马车跑得更快更稳,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各种化债、国家补贴政策齐出。

提振消费,让农民也上车。清华大学经济学家李稻葵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建议:将农民退休金提高到 2000 元。
城乡养老差距悬殊,农民退休金现状亟待改善
目前,我国城乡养老差距极为显著。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城镇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处于较高位置,而农村基础养老金却仅为城镇职工的 5.7% 。
农村 65 岁以上达到退休年龄的人群数量接近一亿,他们每月的养老金收入少得可怜,全国人均养老金大概仅有 234 元,很多地方甚至只有 100 多元。如此微薄的养老金,让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与城镇退休职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稻葵在一档节目中指出,城乡养老金差距达到了 10 倍,农村老人是收入较低的群体。他认为,若能把他们的养老金逐步提高到 2000 元甚至 3000 元,将对农村老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改善作用。

从历史维度看,农民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回顾历史,中国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 1950 年到 2006 年间,农民通过缴纳公粮、承受工农业 “剪刀差” 以及城镇化土地红利转移等方式,据估算,为国家工业化贡献了超 30 万亿价值。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农民们勒紧裤腰带,将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无私地奉献给国家建设。如今,当国家经济取得巨大发展,是时候对农民群体进行合理的回馈,提高他们的养老金待遇,缩小城乡养老差距,这不仅是对农民群体的尊重,更是对历史的铭记与负责。

提高农民退休金,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战略支点
从经济效应测算,提高农民退休金有着巨大的潜力。若 1.6 亿农村老人月均增加 800 元,每年将释放 1.25 万亿消费潜能,这一数字相当于 2024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2.3%。
这意味着,提高农民退休金将直接刺激农村消费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村老人收入提高后,对家电、食品、医疗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将显著增加,进而推动这些行业的产值增长。
据测算,若 1 万亿全额转化为消费,可带动家电、食品、医疗等行业 7800 亿产值,创造 150 万个就业岗位。这不仅能改善农村老人的生活,还能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李稻葵强调,缩小 10 倍养老金差不是慈善,而是偿还历史债务,更是启动内需的战略支点。当下,我国经济面临内需不足的挑战,提高农民退休金,能有效激发农村消费潜力,成为提振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

政策支持与专家呼吁,逐步提高农民养老金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到,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这是首次将提高养老金写入文件,释放出积极的信号。除了李稻葵,还有许多专家也在为提高农民养老金发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今年 1 月建议拿出 1 万亿支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他认为中国经济需求不足主要就是消费需求不足,给农民养老金提高到 600 元,看看能不能扩大内需。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给农民养老金翻倍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卢庆国提出 “双 500 元” 计划:将农民基础养老金提至 500 元 / 月,同时为 4400 万未参保老人发放 300 元 / 月生活补贴。配套建议包括降低医保个人缴费比例至 2%(现为 3.5%),从而实现 “养老金覆盖医保支出”。

北大教授姚洋建议,2035 年将城乡养老金差距压缩至 2 - 3 倍,通过全国统筹机制进行调节,参考上海 1490 元 / 月的现行标准,逐步建立 “1000 元国家保底 + 地方浮动” 体系。超 20 份提案涉及农村养老机构建设,提倡 “9073” 模式(即 90% 居家养老 + 7% 社区服务 + 3% 机构养老)。
实施路径探讨,让建议落地生根
若要实施将农民退休金提高到 2000 元的建议,资金来源和实施步骤是关键。从资金来源看,李稻葵提出国家每年可投入 1 万亿元专项补贴。
这 1 万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筹集,例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适当压缩部分行政经费(2024 年行政经费为 1.87 万亿,可考虑压缩 5% );或者发行特别国债,以专项国债的形式为提高农民养老金提供资金保障。
在实施步骤上,可以采取分阶段推进的方式。先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同时,建立完善的养老金发放监督机制,确保资金准确无误地发放到每一位农村老人手中,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滥用。
提高农民退休金,让农民在提振消费的列车上一同前行,既是对农民群体贡献的认可,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李稻葵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思路,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建议能够逐步落地,让农村老人的生活更美好,让消费这驾马车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奔腾向前。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