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吃奶后,以防胀气,需要拍嗝,拍嗝有三种方式,竖抱拍嗝、坐姿拍嗝和趴卧拍嗝,竖抱时要注意宝宝的头要侧歪,以防衣物堵住口鼻,手掌呈空心掌从下往上拍。在清洗婴儿的衣物时,不使用消毒剂。”8月12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全国技能大赛北京代表队育婴选手备赛现场,距离开赛已经不足40天,专业的育婴老师正在进行赛前培训,育婴选手在实操中打磨细节。

经过历时近3个月的激烈角逐,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北京市选拔赛收官,105人在2300余名选手角逐中脱颖而出,将代表北京“出征”,目前,全部参赛选手已进入集训阶段,正在全力备赛。

全国技能大赛北京代表队育婴选手备赛现场。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赛前集训:育婴选手打磨操作细节

47岁的郭俊娜是本次北京代表队的选手,已经从事月嫂工作16年,带过的孩子也有上百个。提到参加国赛,她说自己每天都在准备着,这一次的赛前培训,能够将日常的实操结合理论学习,根据新规优化细节,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育婴技能。

北京代表队的选手郭俊娜。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来宝贝,我们换个尿不湿。”郭俊娜边抱起道具婴儿边说,然后把道具婴儿放在操作台上,“来脱下裤裤,换尿不湿。大便金黄色糊状非常好,轻轻抬起腿来,我们擦一擦,晾晾屁股更舒服……”整个过程,郭俊娜的声音温柔,动作娴熟,专业的育婴老师在旁边,时不时进行一些细节提示。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教师芦爱军是本次育婴赛道培训的老师。她向记者介绍,三位候选人有很强的实操能力和经验,欠缺的主要是基础知识,从大赛要求来看,选手需要具备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本次集训为期20天,依照大赛组委会的相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并对大赛24个考核技能点逐项训练,最后对选手们进行一对一提升。

本次育婴赛项集训,针对赛项涉及的安全照护、生活照料、应急突发事件等,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深度培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赛还新增儿童体质测评、小儿推拿等热门技能,本次集训特邀这些领域的专家,对选手进行培训,增加他们的新技能。

“我们希望通过选手参加国赛,赛出北京的水平,也通过我们对选手的培训,把最科学最有效的育婴方式,向全国做技能展示。”芦爱军说。

北京阵容:105名选手角逐96个项目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于9月19日晚在河南郑州开幕,20日至22日3天为比赛日。本届大赛主题为“技能照亮前程”,共设106个竞赛项目,其中世赛选拔项目66个,国赛精选项目40个。本届大赛继续采取“赛展演会”集成模式,除了竞赛之外,还将举办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的技能强国论坛、技能成果展览展示交流、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展演等活动。

从2020年开始,人社部定期举办全国技能大赛,这是国内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已于2020年和2023年分别在广东省广州市和天津市成功举办两届,今年也是赛事首次在中部地区举办,从预报名情况看,将有3500余名选手参加大赛。

自大赛启动以来,北京市有2300余名选手报名,选拔出世赛选拔项目集训选手64名、国赛精选项目集训选手41名,共计105名选手。同时,另选拔出210名备选选手同期进行集训。北京市将参加96个项目,其中世赛选拔项目56个,国赛精选项目40个。

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启动大赛集训工作,专家团队对标世赛、国赛标准和要求,制定了科学高效的集训方案,并从人、财、物等方面全方位保障集训专家、选手和教练的后勤需求。除邀请全市知名竞赛专家为选手提供技术指导外,部分赛项的选手还将前往上海、天津、河北、广东等地开展省外交流、走训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