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岛埠西市场有个姑娘火了,大伙儿都叫她“螃蟹西施”,她叫杨梅。为啥能火?不只是因为人长得好看,挑螃蟹的本事更是一绝,忙起来一天能卖出1吨多,不少人专门绕路来她这儿买蟹。

 

8月16号,有记者去跟她聊了聊,才知道这“西施”的名声,全是靠14年的辛苦熬出来的。杨梅家做海鲜生意30年了,她上初中就帮妈妈看摊卖螃蟹。后来高中时姥爷得了癌症要做手术,妈妈得去医院陪护,摊位没人管,好多老顾客找上门问,杨梅干脆休学接手,这一干就没停过。

 

现在的杨梅,挑螃蟹那叫一个“神”。顾客来买,她先问清楚是自己吃还是送朋友,然后拿着螃蟹就说:“公蟹膏厚,母蟹黄肥,‘二母’蟹最鲜,看蟹尖就知道肥不肥”,还能用青岛话跟人唠得特热乎。不过这手艺也是练出来的,刚干的时候才十六七岁,被螃蟹夹得直哭,现在再被夹,拿剪子剪掉蟹钳尖儿、挤挤血,脸不红气不喘,接着干活。

 

有人说她“长得好看还能吃苦”,杨梅倒实在:“干啥活儿不累啊?我这就是挣个辛苦钱。”因为天天守着摊位,她连逛街买衣服的时间都少,更别说处对象了,现在还是单身。

其实她的摊位位置并不起眼,以前全靠老顾客常来。后来有顾客把她卖螃蟹的视频发上网,一下子就火了。她家的螃蟹也确实靠谱——妈妈每天凌晨一两点就去进货,不像别人那样一筐几十斤地批发“通货”,而是一只一只挑,只选肥的。杨梅说:“我跟顾客保证,这螃蟹蒸熟了一滴水都没有,绝对‘十成肥’。”

 

现在她的生意有多火?到中秋前,平均每天能卖1000多斤,最忙的时候一天能卖2000到3000斤(就是1到1.5吨)。全家都来帮忙,忙到下午四五点才能吃上早饭,光顺丰运费一天就要付两万块。

 

还有上海的游客买了她的螃蟹,回去后朋友吃着觉得好,直接找她订了30万的海鲜礼盒,发往全国各地。不过挣钱也有难处,冬天摊位靠近门口,北风一吹,她的手、耳朵、脸和脚都冻出冻疮,耳朵上的疤到现在还没好。

杨梅说:“挣钱是为了过日子,但帮没经验的游客挑到好螃蟹,收到他们的好评,比挣多少钱都开心。”现在不少顾客跟她成了朋友,这份认可,就是她干了14年还愿意坚持的原因——不是光为了赚钱,更是因为“干一行、爱一行”的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