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内娱罕见票房惨案,发生在了49岁影帝陈坤的身上。

这件事情本身就有点魔幻。

陈坤主演新片《旁观者》原定10月25日上映,预售票房仅3万多,撤档了。

 

 

结果,撤档5天后,又在11月1日上映。

看过撤档的,没看过撤档5天又上映的。

这一通操作,直接把业内都给看懵了:这哪是战略调整啊,这分明是撤了个寂寞。有网友调侃:“我周末躺平睡个懒觉的功夫,人家电影都完成撤档和重新上映了。”

 

电影《旁观者》就这么带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强,再次闯进了公众视野。

但这一次,它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冰冷的市场和残酷的现实。

撤档5天又在11月1日上映,《旁观者》首日票房仅57.7万。

而陈坤自己还包了9场,请观众免费看。

 

 

预料到一部文艺片的票房不会乐观,但没想到会这么惨。

一个颜值演技都在线,火了二十多年的影帝陈坤,之前拍个剧的片酬都近7千万,怎么会一部新片票房凄惨到如此地步?

 

 

上映首日57万票房,一个影帝的票房惨案。

11月1日,周六,电影上映的首日,理论上应该是不少周末休息的观众可以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新片。结果,《旁观者》的首日票房:57.7万元人民币。

不是570万,更不是5700万,是57万。

这个数字,可以说是创下了陈坤主演电影的历史最低开画票房,还不如他代言某个品牌一场活动的出场费零头。要知道,当年陈坤可是扛票房的顶流,《画皮》《寻龙诀》《龙门飞甲》,部部都是票房前列和热门电影。

 

 

 

这已经不是惨淡了,简直就是一场“票房惨案”。

 

截至11月2日13:30,《旁观者》的票房也没破百万。

 

面对这个局面,最尴尬的是谁?无疑是男主角陈坤。

电影第一次撤档前,预售那可怜的3万多票房里面,大部分还是他的粉丝辛苦包场撑起来的场面。

 

 

这一次,眼看又要“裸奔”上阵,陈坤坐不住了。

上映前一天,10月31日,陈坤在社交账号上发了一条消息,没有抱怨,没有卖惨,语气甚至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诚恳。陈坤说家辉(他在电影里的角色)是大家“永远的家人”,然后宣布:“包9场请大家看一看。”

 

一个成名多年的影帝,到了这个年纪,这个地位,居然要用这种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免费请大家来看看自己的作品。

这9场免费包场,不像宣传,更像是一个爱惜羽毛的演员,在为自己倾注了心血的孩子,举行一场体面又带着无奈的见面礼。

他在用自己的影响力和人情,试图换回一些对电影的关注,一些讨论,哪怕只是些许水花。

电影《旁观者》,问题出在哪里?

电影《旁观者》真有那么差吗?

其实并不是。

《旁观者》是陈坤四年前拍摄的电影,讲述的是陈坤饰演的陈家辉离家16年,因为父亲(王劲松 饰)病重回家,和王砚辉演的哥哥、刘敏涛演的姐姐一起,在整理遗物时揭开家庭秘密的故事,深入探讨了中国式家庭中的沉默、隔阂,以及难以说出口的爱。

导演松太加是位藏族导演,以前以《阿拉姜色》等题材作品闻名。

 

 

看过的观众评价,影片质感不差,演员演技全员在线。陈坤的表演很克制,大量运用眼神和微表情,王砚辉和刘敏涛的对手戏,更是充满了中国式家庭那种憋着劲、暗流涌动的张力。

 

它的问题,出在了生不逢时和毫无存在感上。

首先,它选在了一个“寒冬”般的档期——

国庆档之后,春节档之前,大盘寒冬,工作日全国总票房甚至不到2000万。在这种环境下,一部偏文艺的家庭伦理片,想靠口碑发酵,难度堪比登天。

其次,它的宣发,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基本等于“裸奔”。

没路演,没地推,没吸引眼球的网络宣传,完全没激起任何水花,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部电影上映。没人知道,就没什么人买票,影院就不给排片,因为没排片,就更没人能买到票看到它。

 

不止陈坤,中生代们的集体“寒冬”。

更让人唏嘘的是,在《旁观者》的票房惨淡背后,是一批中生代演员正在遭遇的集体困境。

陈坤的北电同班同学黄晓明,和他一起感受到这波寒流。

 

黄晓明为了新片《阳光俱乐部》增重30斤,演一个心智如孩童的角色,为了电影非常拼,这片子还让他拿到了上海电影节影帝。结果呢?上映两天票房400多万,预测总票房可能都过不了千万。

 

 

去年他主演的《戴假发的人》,票房也才400多万,而就在几年前,他主演的《烈火英雄》还曾狂揽17个亿票房。

 

另一边,小沈阳主演、成本超1亿的电影《象山发光事件》,在雪藏3年后上映,预售更是惨到只有6万元,首日票房17.5万元,几乎预定了“血本无归”的结局。

 

 

不是他们不努力,是市场变了。

现在电影院里的主力军,是18到29岁的年轻人,他们更在乎电影能不能在社交网络上制造话题,能不能提供即时爽感或深度共鸣。

在《旁观者》的网上讨论区,有一条高赞评论写道:“这部电影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家庭故事,细腻真实得让人心疼。可惜,现在的市场已经容不下这样安静讲故事的电影了。”

 

与此同时,日本动漫《天鹰战士:最后的冲击》上映3天票房已经2千多万,内地年轻观众似乎更愿意为成熟的类型片或IP买单。

 

《旁观者》的这次上映,从撤档又杀回来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一场悲壮的冒险。57.7万的首日票房成绩,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陈坤,也在用9场免费包场请观众看,完成了一次无奈的坚持:即使市场不认可,即使观众不买账,作为一个演员,依然有自己的选择和坚持。

陈坤其实也在发力,他已经拍完的两部大制作电影:

一部是外交谍战大片《克什米尔公主号》,角色未知,一部是鸦片战争题材的《1840》,陈坤演林则徐,他还晒过自己当时剃光头的照片。

 

 

 

还有拍完没有上映的两部导演徐浩峰的电影《入型入格》 《诗眼倦天涯》 ,以及乌尔善的《封神第三部》等。

期待陈坤,再次证明自己。

 

第一时间推荐解读好电影、好剧、好演员,人生就像一场电影,欢迎点击关注“头号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