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数学界的“顶流”,王虹绝对是绕不开的存在。

这位“半路出家”的数学天才,不仅攻克了困扰数学界百年的难题三维挂谷猜想。

还“改写”了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HES)的历史。

 

 

成为了该机构成立 70 余年来首位女性终身教授。

要知道,此前IHES的13位终身教授中有8位获得过菲尔兹奖。

这个职位的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而最近,这位数学界的“传奇”,竟然再次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不仅在整个学术圈引起了巨大关注,就连官媒都亲自下场高调发文。

 

“半路出家”的数学天才

1991年王虹出生在广西桂林平乐县沙子镇,一户普通的家庭。

她的父母也只是沙子中学的普通教师。

但谁也没想到,当初这个不起眼的女孩能在未来的数学界掀起令人震惊的“巨浪”。

 

不过,和许多天才的童年类似,王虹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天赋。

当年,还没上小学的她,年仅5岁就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掌握了一年级的全部知识。

而父母发现她能轻松吃透这些知识后,更是直接安排跳级入学,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读。

并且这样的“超前起跑”可不单单发生了一次。

 

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她再次跳级直接升入了初中。

不过,最令人震惊的还是她16岁那年。

 

年纪轻轻的她,竟然以 653 分的高分,“提前”叩开了北大校门。

但这位后来在数学界叱咤风云的“天才”,最初走进的,其实是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整天和地质标本、空间模型打交道。

 

后来,可能是因为骨子里对数学的“痴迷”,让她顶着身边人的不解,硬是转到了高手如云的数学系。

没想到,这一次却是“龙归大海”,彻底让她找到了自己的领域。

不过,在2011年毕业后前往法国深造时,她却曾一度怀疑过自己的数学天赋。

 

在后来采访时,她曾表示,那时自己一直挺迷茫的,甚至真的停了半年数学去学建筑了。

但学起来才发现,没有系统基础真的寸步难行,建筑也挺难学的。

这时才“突然醒悟”,自己在北大积累的数学功底才是真正的 “底气”,最终还是回到了数学领域。

但谁也没料到,这个曾想转行的姑娘,后来竟啃下了数学界的 “硬骨头”。

 

今年2月,她和加拿大数学家约书亚・扎尔联手,用 127 页的论文破解了困扰学界百年的三维挂谷猜想。

该猜想由日本数学家挂谷宗一于 1917 年提出,核心问题是 “能否存在一个体积任意小的集合,使得单位长度线段可在其中任意旋转”。

 

王虹团队通过独创的 “尺度归纳法” 和 “结构定理”。

从投影理论入手,先假设反例存在,再一步步推导得出矛盾,彻底终结了这个难题。

不过,王虹在数学界的精彩表现,也让大家想起了我国的另一位青年数学家韦东奕。

 

北大“扫地僧”

说起被称为北大“扫地僧”的韦东奕,他第一次被大家所熟知,其实源于一段街头采访。

镜头里的他穿着朴素外套,手里拎着馒头和矿泉水,面对话筒略显局促。

 

因为此次采访只是一次随机采访,记者也只以为他是一名普通的北大学生。

就向他询问,是否还记得自己的高考成绩?

没想到,这一问,直接问出了“王炸”。

 

当时的韦东奕表示,自己是北京大学数学系14级研究生,没有参加高考,是保送的。

要知道,作为最高学府之一的北大,保送机制可是非常严格的,选的每个人可都是万里挑一的天才。

而这也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就追问他,“您觉得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数学呢?”

 

但他却非常直白的表示,“不知道啊,反正主要是感兴趣吧。”

后来,他还非常腼腆的给将要参加高考的学子们送去了鼓励“加油欢迎到北京大学”。

 

而当这段视频传开后,迅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甚至,许多人都对这位看起来非常质朴的北大研究生产生了好奇。

不过,这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

 

没想到,这位这个低调的学者,早已是国际数学界的 “传奇”。

高一高二就连续两年拿下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金牌,这项纪录至今没几人能破。

而进入北大后,他更是一路开挂。

 

当年,在第四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他直接包揽了华罗庚、陈省身等四项金奖以及个人全能奖,创下了该赛事历史纪录。

甚至他的的解题方法被学界称为 “韦方法”,并被纳入《泛函分析讲义》等教材。

 

后来,他更是一门心思扎在公式里,在相关方程问题中创新性地提出“预解估计方法”。

此方法为深入理解湍流现象开启新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全新数学工具。

不过,今年6月,他却因为王虹的讲座,再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数学天才的首次“碰撞”

今年夏天,北大智华楼的一场讲座可谓是彻底点燃了整个学术圈 。

攻克百年数学难题的王虹回母校开讲,台下第一排坐着的竟是韦东奕。

就连田刚院士等权威人士,也出现在现场。

 

甚至,韦东奕还一度走近王虹听她和学生讨论数学问题,手里还攥着标志性的矿泉水瓶。

不过,最让大家感兴趣的,其实还是王虹当时在北大的最后一场讲座。

 

从流出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王虹在左侧讲课,韦东奕站在右侧的PPT演示幕布前若有所思,

显然已经进入了深度思考状态。

而且这场讲座结束后,两位数学天才还首次进行了正式互动。

 

尽管两人研究方向不同,但一聊起数学难题就停不下来,旁边学生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这场互动刚过去几个月,王虹竟再次传来了重大消息。

 

最近,有官媒发文称,今年10月27日和28日,王虹接连拿下 ICCM 数学奖金奖和塞勒姆奖两项世界大奖!

而此消息传开后,网上可谓是充满了各种称赞和祝福的声音。

甚至不少网友赞叹,说王虹是再破“天花板”了。

 

要知道,ICCM 数学奖金奖可是由丘成桐发起的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颁发,被誉为 “华人菲尔兹奖”。

而塞勒姆奖更是堪称 “菲尔兹奖风向标”,过去 56 位获奖者里出了 10 位菲尔兹奖得主,含金量不言而喻。

不过,王虹能获得如此成就,可不是突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