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单件手工生产
1886年,第一台汽车在德国认证生产,当时德国有12家汽车手工制作公司,年产量884台。属于富人的玩具和穷人无关,属于专业化分工阶段。

第二阶段:大批量生产
1913年,福特汽车借鉴猪肉屠宰厂的不同模块肉的分离模式,创新推出大批量生产方式,当时的T型车效率达到10S 一台,12S销售一台。汽车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改变了整个时代,属于科学管理时代。当时在德国,奔驰汽车厂工人占据了国家一半的工人,是经济核心命脉。

第三阶段:准时化生产
1970年,丰田汽车,一家民营企业,通过学习福特的生产方式,结合市场及自身的资金不足,创新的提出准时化生产,即,客户下单1件,生产1件的模式,通过看板管理拉动。以生产方式创新为根源,设计出市场需要的产品,以市场为导向,改变需求模式关系,进入精益生产时代。

第四阶段:柔性生产
1970年以后,丰田汽车开始系统践行精益生产,成立精益生产办公室,总结多年的成功经验。从一条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应对市场准时化生产,转变为一条流水线混合生产多款车型,拉动生产。解决多条流水线批量生产,浪费资源的问题。汽车制造业进入混流生产时代,全世界汽车生产线开始一轮模仿、变革,当下基本所有的汽车厂都实现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
大约2000年开始,各个行业开始全面复制学习TPS,导入精益生产。比如波音飞机是在丰田专家的帮助下建立精益体系,促进波音成为飞机制造行业中的精益标杆,龙头企业。比如,台资企业中的富士康集团,将精益的对口学科,IE称为工业之父,开设IE学院,涉及到各个部门业务管理改善。
福特汽车生产模式特点?福特汽车生产模式的起源和特点是:
1848①标准化作业。福特公司将泰勒科学管理应用于实践,创造出标准作业方式,复杂的汽车生产被科学地分解为标准作业单元,作业者的作业程序及规范都被明确规定。②流水线生产。1913年福特工厂装配了世界第一条流水生产线,此举引发了人类生产方式的革命。
当时已装配上千种零部件的汽车生产,因此而变得井并有条,汽车生产也被称为“20世纪标志性产业”。③改善提案制度。1951年丰田推出“创意提案制度”,这也是从福特取回的“真经”。
为让所有员工都能参与管理,福特公司实施了改善提案制度(Suggestion System),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项源自福特的制度却成为80年代欧美企业总结丰田的竞争优势所在。④企业内培训体制。丰田从福特引进了TWI(Training WithinIndustry)体制,它是对公司内股长、工场长级别以上管理层进行泰勒式“科学管理”教育的培训体制,⑤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C)
福特主义”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
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它不但革命了工业生产方式,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有一些社会理论学家将这一段经济和社会历史称为“福特主义”。
总结: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福特汽车生产线的相关介绍了,希望本文福特汽车生产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内容